近日,我校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教授收到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 CMB) Lincoln Chen主席的資助函,公共衛生學院5個項目在眾多申請標書中脫穎而出,共獲課題經費94.5萬美元。其中闞海東教授和陳英耀教授分別獲得了2013年CMB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合作項目(Collaborating Program,簡稱CP)的資助,而徐望紅副教授和胡敏博士則獲得2013年CMB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公開競標項目(Open Competition,簡稱OC)的資助,傅華教授獲得預防醫學慕課(MOOC)建設項目。
CMB-CP項目是CMB資助圍繞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HPSS)某一特定領域進行的科研或教育項目。項目必須由杰出的學科帶頭人主持、組建一個跨學科的非實體或實體的研究團隊,開展學科建設。CMB-CP項目三年為一期,每期30萬美元,期滿評審可續。除資金支持外,CMB將從技術支持、國際資源等全方面幫助CMB-CP項目成長。
本年度CP項目評選從今年3月開始,CMB共收到34份摘要申請,第一輪專家評閱后,4個大學的6位申請人獲邀遞交完整標書,其中我校有2位學者入選。8月,我校2份完整標書經內外部專家評審最終勝出。2份標書分別聚焦中國的環境健康和衛生技術評估,計劃建設合作平臺。《CMB環境健康政策合作計劃:中國的大氣污染、氣候變化與公共衛生》由CMB杰出教授闞海東教授主持,項目將集成tyc1286太陽集團在公共衛生、環境科學和衛生經濟等領域的專家力量,通過網站、培訓班等方式加強我國在大氣污染與健康、氣候變化與健康領域的能力培養,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重點開展相關政策對我國環境與健康風險的潛在影響研究。《中國的衛生技術評估合作研究項目》將由陳英耀教授主持,通過科研、教學和培訓,為衛生技術評估的合作交流、研究成果轉化和未來發展搭建平臺,為加強中國衛生系統建設創造有利環境。項目內容將包括開展“內部研究項目”和 “外部種子基金項目”;開發適用于政策制定者和決策者的衛生技術評估課程,舉辦衛生技術評估培訓班;利用論壇展現衛生技術評估的研究成果,加強衛生技術評估研究者和決策者的交流,推動衛生技術評估知識的普及與傳播。
CMB-OC項目屬于CMB能力建設項目的一部分,設立于2011年,旨在向從事衛生體系與政策科學研究的年輕學者給予更多機會,通過嚴格的專家評議,對優質的研究計劃和富有潛力的青年學者予以2.5萬至15萬美元(研究周期2-5年)的資助,并提供相關培訓指導和合作的機會。
本年度OC項目評選始于2月,歷時10個月。CMB共收到130份摘要申請,經第一輪專家評閱后,共有25位申請人獲邀遞交完整標書,其中我校學者達到4位。6月,內外部專家遴選出有資助意向的18份完整標書,并向申請者提供修改意見供完善標書。9月,18位申請者再次提交標書,經專家組審閱后作出最終選擇。我校入選的2份標書分別旨在改善中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分析新農合政府補貼的受益公平性分析。徐望紅副教授的《采用健康素養策略改善中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的隨機對照試驗》項目將在美國Vanderbilt大學和本市多家醫療機構的共同參與下,采用綜合干預手段,提高糖尿病人的相關健康素養水平和計算能力,改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狀況。該項目的實施有望為降低糖尿病人并發癥的發生尋找到有效的方法,將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胡敏博士的《新農合政府補貼的受益公平性分析:基于邊際受益歸屬分析》將基于農村居民入戶調查面板數據,運用邊際受益歸屬分析,動態檢驗新農合政府補貼的分配效應。并在醫療保險制度層面,評價醫療保險“福利包”如何影響政府補貼的福利分配結果。擬選取新醫改后逐步試點鋪開的"門診統籌"和"農村居民重大疾病保障"兩項重要醫保補償方案,分別通過自然試驗設計,并對相關亞人群進行專項定性和定量調查,評估上述政策對居民服務利用、獲得政府補貼水平及最終福利分布的影響。以此為調整和優化醫療保險“福利包”,提高公共支出的利貧效率提供政策參考。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文簡稱,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CMB正在積極地推動中國醫學慕課的建設,促進中國醫學課程的共享。tyc1286太陽集團《預防醫學》是首批4門課程中的一門,傅華教授將領銜采用“慕課”教學模式,推進《預防醫學》精品課程的教學改革,建設新型MOOC課程。tyc1286太陽集團《預防醫學》是醫學生的專業必修課,于2006年度獲國家高等學校國家級精品課程,2013年進入國家資源共享課程;課程獲得了多項教學成果獎、名師獎以及優秀教材獎。
近些年來,我校在CMB基金的資助下,在教學、科研和醫療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活動。今年我校在CMB項目申請方面更是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外事處積極組織,多次和公共衛生學院協調,鼓勵申報,發現新穎的選題;在申報過程中,多次邀請專家對標書摘要和標書進行內部評審和點評,提意見,提升標書質量。隨著這些項目的開展,必將為推動我校進一步教學改革,開展更廣泛的國際國內學科交流合作,擴大我校醫學與公衛領域在社會的影響帶來更多的動力,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公共衛生學院陳英耀供稿)
編者按:今年是我校獲得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項目最多的一年,也是國內所有CMB院校數目最多的院校之一,共獲得資金170萬美元。其中公共衛生學院5項,護理學院1項。此次項目的申報仍然是以“全球健康”為主題,注重衛生政策與體系科學合作項目研究。其中包括:環境健康(大氣污染)、衛生技術評估、中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新農合政府補貼的受益公平性分析。另外,獲得資助的MOOCs(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項目,是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課程,該課程首批被CMB確定為4門課程中的一門。CMB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國CMB受助中選拔四所院校作為試點,開展在線課程開發模式,我校是其中一所。護理項目也與MOOCs項目有關,重點是以教育為核心的博士課程開發。
近年來,CMB資助重點領域是“全球健康”,其涉及領域廣泛,學科多樣。希望各位專家和老師有興趣積極參加項目的申請和投標。
tyc1286太陽集團外事處
CMB辦公室
2013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