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中匈高等教育合作校長交流會在tyc1286太陽集團舉辦。來自中國、匈牙利15所高校的近50名校長、院系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兩國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機遇和新路徑。

會上,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tyc1286太陽集團、羅蘭大學簽署關于聯合培養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碩士學生的三方協議,上海外國語大學與羅蘭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及交換生協議。

tyc1286太陽集團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致歡迎辭。他表示,tyc1286太陽集團一直積極發展與匈牙利高校的務實合作。今年正值中匈建交75周年,復旦設立專項,支持學者與匈牙利高校學者的學術合作,促進中匈學者在藥學、信息、哲學、經濟、中文教育、智庫研究等領域開展更多形式交流。大學是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場所,期待通過今天的對話與互動,進一步加強中匈高校間的聯系,在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等方面探索出更加務實深入的合作機會,推動中匈兩國高等教育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

羅蘭大學校長薄慕往(Dr. BORHY László Rezs?)對此次交流會的舉辦表達感謝。他指出,近年來,中匈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約有2500名中國學生在匈牙利學習,這不僅促進了人文交流,也為高校間的學術合作提供了堅實基礎。作為匈牙利大學校長聯盟主席,薄慕往積極推動此次訪問。他期待交流會能讓參與的高校在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成為連接兩國文化和學術的橋梁。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靜煒表示,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兩國互利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豐富多彩。習近平主席曾鼓勵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國,做傳承發展中匈友好事業的使者,而學習對方的語言正是增進兩國年輕一代之間了解的重要途徑。此次合作設立的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碩士聯合培養項目將為匈牙利培養許多優秀的中文教師,不僅將在中匈高校間探索國際化教育合作的新模式,而且將促進中國與整個中東歐國家高校群體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伙伴關系。

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和教育領事洋風(Dr. FüLE János Róbert)致辭表示,匈牙利每年培養出許多會講漢語的學生,匈牙利有很多人會說中文,給一些中國朋友家一樣的感覺。匈牙利以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截至目前,已有18位匈牙利人榮獲諾貝爾獎。本次校長交流會將深化中匈兩國間的教育合作,推動更多師生交流互訪,為中國學者和學生提供在匈牙利學習、研究的機會,促進雙方學術與文化交流。
如何擴大科技創新交流,促進成果轉化應用?上海大學副校長于雪梅、德布勒森大學副校長佩特·卡洛伊(Dr. PET? Károly)、東華大學副校長陳革、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科研事務副校長扎蘭德·蓋爾蓋伊(Dr. ZARáND Gergely Attila)、華東師范大學校長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健做專題報告,分別介紹了各自學校在產學研合作、高校科技園建設、國際科研平臺發展等方面的科創戰略。
如何加強青年學生交流,鞏固兩國高等教育合作?在這一專題報告環節,匈牙利體育運動科學大學校長施泰爾本茨·托馬斯(Dr. STERBENZ Tamás István)、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布達佩斯城市大學校長科齊斯基·杰爾吉(Dr. KOCZISZKY Gy?rgy)、索普龍大學校長法比安·阿提拉(Dr. FáBIáN Attila Gábor)闡述了各自學校在合作辦學、學者互訪、學生交換、學科建設等方面的經驗。

15所中匈高校參加本次校長交流會,分別是:羅蘭大學、多瑙新城大學、索普龍大學、匈牙利體育運動科學大學、布達佩斯城市大學、布達佩斯技術與經濟大學、德布勒森大學、潘諾尼亞大學、約翰·馮·諾依曼大學等9所匈牙利高校,tyc1286太陽集團、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等6所中國高校。tyc1286太陽集團副校長陳志敏主持本次中匈高等教育合作校長交流會。

